🔸預購貨品🔸嘮叨的技術:孩子感動、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

數量

簡介

+
🗣️嘮叨的技術:孩子感動、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🗣️ ☑️「說話要有禮貌」☑️「要用功讀書」🙅🏻‍♀️「不要再看電視」🙅🏻‍♀️「不要再玩遊戲」⋯⋯   這是身為父母常說的嘮叨,也是教養史上歷久不衰的嘮叨😮‍💨,但是,這樣的嘮叨沒有靈魂。   👉🏻爸媽能夠不嘮叨嗎?就是不行!   就像沒有海浪聲就不是海灘一樣,   沒有嘮叨的育兒現場恐怕是不存在的!  😤即使只在早晨喚醒孩子、叫他吃飯、送他上學的短短時間內,父母也會嘮叨數十次。   那麼,有沒有那種即便重複了一百次,也不會被孩子當作耳邊風,而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,甚至能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嘮叨呢?   最佳的嘮叨方式就像裹著糖衣的藥丸💊一樣,將批評包裝成讚美,就能成為高級的嘮叨。   用糖衣🍬包裹的嘮叨會讓孩子愉快地接受,   能讓嘮叨成為甜言蜜語的爸媽,才能成為嘮叨大師!   ✅43種孩子的生活、課業學習、行為態度情境 X 父母好好說話範例,讓孩子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苦口婆心,展現正向行為。   🙏🏻「拜託你好好讀書吧」、「專心一點」、「才學沒多久就想放棄,要有毅力」、「不要再玩手機了」⋯⋯   父母對孩子說的嘮叨中,超過70%都與課業學習有關。   專門處理子女教育與溝通領域的作家爸爸和平凡媽媽,   在孩子上大學後,回憶教養過程中累積了至少十萬次的不當嘮叨,經過徹底的反省後,發現自己容易對孩子嘮叨的43種生活和課業學習、行為態度情境,提出了讓孩子能聽得進去的教養說話術。  🗣️換句話說,孩子願意聽——   NG說法——「你這樣不讀書,又在玩遊戲,以後要怎麼活?」  ✔️有效溝通法——   1.「我訊息」→「看到你的成績下降而感到沮喪,我非常心痛⋯⋯」   2.說故事→「爸爸小時候也非常討厭讀書,還為此離家出走,所以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心情⋯⋯」   3.稱讚→「你似乎不太了解自己擁有多麼大的潛力,所以不要對讀書感到畏懼。」   4.出其不意→「今天是星期天,怎麼還要讀書呢?今天好好休息吧!你看起來因為讀書讀得太累了。」   5.比喻→「讀書就像做伏地挺身,今天能做5下,明天就能做6下,這樣累積一年後會怎麼樣呢?」   6.給予選擇權→「成績低一些也沒關係,不必一定要爬到100層樓,要爬到哪一層樓是自己的選擇,哪裡都可以⋯⋯」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